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传染病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 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跨越式提升
来源:科学网   发布者:ailsa   日期:2018-03-29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  3月27日,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在京召开“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副主任杨哲称,传染病防治专项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近年防控历次重大疫情中成功应对、主动出击,为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

传染病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在会上表示,重大专项实施10年来,以完善国家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的诊、防、治水平为目标,集成优势资源协同攻关,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专项取得显著成效。

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跨越式提升

刘登峰介绍,我国初步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在病原监测预警、检测、确证和患者应急救治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有效应对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埃博拉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这为实现从被动应付疫情到主动应对威胁的转变,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彰显了中国力量”,刘登峰称。 

突破一批三病诊防治关键技术 

刘登峰介绍称,首先,在艾滋病方面,艾滋病病毒核酸筛查试剂实现国产,将检测窗口期从28天缩短到7天以内,大大降低输血传播风险;推广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技术方案,使我国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间艾滋病性传播减少了62%;基于国产药物优化一线治疗方案使治疗费用降低了79%。 

其次,在乙肝方面,优化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大大降低接种无应答率及低应答率,提高母婴阻断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优化重型乙型肝炎治疗方案,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此外,在结核病方面,产出一系列诊断试剂,使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时间由4-8周缩短至6小时以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由25%提高到5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刘登峰还表示,我国建立并完善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在三病领域,强化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的结合,传染病防控科技综合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方面,建立完善了病原体检测、监测预警、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产品研发和评价等技术平台;在新发传染病病原学、病原体结构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国际领先成果;聚集、培养了一大批领军骨干人才和青年英才,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 

传染病专项实施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共21项,其中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 

他表示,目前,传染病重大专项已进入“十三五”时期的最后攻坚阶段,也是专项实施的决胜阶段。到2020年,依靠科技创新,要使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有力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和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国家目标的实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