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成为稀缺资源?
今年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是各界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围绕这个话题,媒体对农业部长韩长赋的提问也特别多。韩长赋指出,为了振兴农村和农业,国家会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是对产业的扶持,也就是要打造一批富民强县的产业;
第二是对农民的改造,传统观念里,农民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群,但新时代农民应该专业化、职业化,要通过培训颁证才能上岗;
第三是农村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环境好了,设施完善了,农民生活好了,才能吸引更多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有了国家政策的倾斜,在城市发展空间正在变小的背景下,农村会成为未来几十年创业的沃土。
既然农村要发达了,为什么下面5类人却面临淘汰?
①跟不上时代的散户
国家开放土地流转后,农村的土地将逐渐整合,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企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力军,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为单位的散户,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到现代化农业当中;但如果散户依然抱着小农经营的老观念,越来越低的粮价肯定会让你很难再有生存空间。
②套用补贴的关系户
现在农村里确实有很多套用补贴的空头项目,但长远来看,由于国家现在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肯定不会一直对这些蛀虫坐视不管,否则国家财政一直被侵蚀,最终动摇的是国本!农业部今年已经表态要与中纪委联合对农村合作社、农企等项目进行监管。
③盲目进入农业领域的投资者
有些人原来是做房地房等行业的,听说农业现在是下一个风口,也想来分一杯羹,但欠缺对农业的基本了解,把其他行业的经验套用在农业上,误以为只要规模化就能赚钱,结果血本无归。
虽然现在国家扶持适度规模的农村产业,但不是说忽视基本规律就能躺着赚钱,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各地地理条件、习俗、政策又千差万别,没有做足前期工作就盲目涉足,容易成为炮灰。
总而言之,现在国家已经在农村创造了很好的创业环境,但还需要创业者们摆正心态,踏踏实实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