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严格的负面清单制度,坚守市域内长江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和不发生严重生态事件“两条底线”。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要坚决贯彻“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立足今年长江流域汛期雨情水情,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汛度汛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再检查,严防洪涝灾害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规划 互联互通
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继去年深入江津珞璜港、主城果园港、涪陵龙头港、万州新田港察看港口建设情况后,孙政才此次再次实地调研四大枢纽港。他指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是我市“十三五”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港口岸线资源,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定位,科学布局、协调联动,加快构建以“四枢纽九重点”为支撑的港口体系,增强港口集聚辐射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加快主要港口与铁路、高等级公路、机场的连接线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大力推进长江干线和骨架支流航道治理,消除“中梗阻”和瓶颈制约,提高长江上游航道通过能力。加快发展内河航运服务业。
在调研涪陵高山湾综合客运换乘枢纽、渝万高铁万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等在建项目时,孙政才强调,互联互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铁路、骨干货运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内畅、外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铁空联运等多式联运,完善集疏运体系,切实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改革引领 创新驱动
打造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博腾制药科技、丰控科技、长帆新能源汽车、大全泰来电气、鹤峰油橄榄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红翠特色脐橙科研园……孙政才等一路看来,详细了解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现代产业体系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部署,坚持把增有效供给摆在突出位置,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要切实把握时、度、效,积极稳妥去无效供给,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集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促进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着力补经济社会短板,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孙政才强调,要在更大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依据全市长江流域产业规划,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突出绿色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生态禀赋相协调,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抓住长江沿线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强化沟通衔接,主动承接沿海沿江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协同合作、联动发展,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优化布局 产城融合
打造支撑力强的沿江城市群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全市沿江城镇规模扩大、布局优化,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孙政才沿途听取了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深入巫山早阳旅游新城、云阳北部新区等地调研。他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承载能力和支撑能力强的沿江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路径。要紧扣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这个根本目的,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城镇化质量。着力优化沿江城镇空间布局,统筹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和环境容量,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做好产城融合这篇文章,把沿江产业带与沿江城市群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各功能区域、城市和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优其优、优优与共。
调研中,孙政才等深入考察“万开云”一体化发展推进情况,实地察看“万开云”互联互通关键性基础工程——万开周家坝至浦里快速通道建设情况。孙政才指出,万州、开县、云阳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最重要的支撑性板块,推动“万开云”一体化协同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落实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总体要求,形成长江经济带的新节点,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落实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紧扣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完善三区县各自规划,强化互联互通,整合资源要素,促进协调联动,充分释放“1+1+1>3”的聚合效应。
保护文脉 传承文化
让三峡文化绵延相传焕发新的魅力
长江三峡,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孙政才在调研忠县白公祠保护与利用、巫山旅游规划发展情况时指出,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山川壮丽秀美,自然生态优美和谐,山水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文化独特神奇。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此融合交汇,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传世名篇,大量的文物、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古镇、古村落等留存其间。这里蕴含着深邃的中国文化山水精神,生动展示着重庆美丽山水城市的独特魅力。
孙政才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传承好历史文化。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三峡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弘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切实增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加强文化整理和研究,保护好传统风貌,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城乡风貌中,让三峡文化绵延相传。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保护生态、挖掘文化,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大力发展自然山水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着力推进以巫山为中心的巫山—奉节—巫溪旅游板块发展,全面提升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内外联动 合作共赢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长江经济带既是推动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也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调研中,孙政才详细了解开放平台、通关、口岸等建设情况。他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开放推动改革、带动创新、促进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形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贯通融合的格局。加强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开放平台向全市拓展,全面提升重点开放平台的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深化和创新通关制度改革,推动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加快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大力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要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城市群规划》,促进成渝城市群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发展,推动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带动和支撑作用。着力打破制约联动发展的行政壁垒、市场壁垒和贸易壁垒,强化扩大开放合作的纽带,加强与长江流域各省市的合作,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孙政才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国家规划和政策举措,加强市级层面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要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不断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黄奇帆在调研中就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工作提出要求。
市领导翁杰明、张鸣、陈和平一同调研,凌月明、王显刚参加有关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