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7-15
6月29日,2015中国梵净山“人与生物圈计划”战略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作主旨演讲,并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梵净山培训基地授牌。会上,多位专家围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结合前沿研究、实践成果,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建议和观点。与会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生物圈保护区的负责人还针对中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战略目标及行动方案进行了讨论。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有喜有忧。”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明星物种,尤其是大熊猫,数量明显增加,朱鹮也已发展成很大的群体。但是还有一大批物种,我们并不了解,可能正在消失之中。我国在全球最受关注的濒危物种有496种,但是据统计,多年来被研究的物种只有200多种,而且研究内容基本以这些动植物的现状、受到的威胁为主,大量的是以利用为目的的人工繁育研究,涉及有关保护工作的不多。这反映出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远远不够,甚至还有一些濒危物种并不在保护区范围内。因此,虽然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人与生物圈计划”中积极参与的活跃国家之一,在过去的40余年中为计划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与经验,保护区也为推动“人与生物圈计划”理念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新的战略框架制定的关键时期,我们仍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展现我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价值,在国际战略中体现中国声音。
据许智宏介绍,随着《马德里行动计划》(2008-2013)的完成,以及马德里后战略研究的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战略进行调整和更新。“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秘书处已经组织专家制定了MAB计划2016-2025年发展战略框架。该战略以及行动计划,将在征求各国意见后,于2016年在国际协调理事会上讨论通过。在该战略指导下,各国将自行确定行动方案。这是《马德里行动计划》(2008-2013)完成后,“人与生物圈计划”一项非常重要的进展,“该方案将在未来至少10年内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实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作了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机会与行动》的演讲。他认为,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主要来自:生境丧失或破碎化、外来种入侵、环境污染、人口爆炸和过度利用。“中国还有7000多万人口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而且大都集中在保护区附近,消除贫困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再不能把生态保护简单地看做是保护一些物种,而是要下更大力气处理好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的关系。”他也建议,未来科学家们要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定量化,让决策者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并在研究成果与政府决策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在大政方针政策制定中寻找被主流化的机会。
许智宏院士(中)向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授牌 牛克锋 摄
“我国在全球来讲,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李渤生在会上提出,我国应该花大力气加强生物物种的研究和开发,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利用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比如研究适合在喀斯特地貌生长的物种,从现在就开始对那里的生态进行恢复,一点点做起来。”李渤生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很多层次,有景观的、物种的、基因的、生态系统的,我们要从大局的战略高度着眼,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作为人与生物圈保护的重要方面,把天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等山地水源涵养作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战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为之奋斗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就是建设和保护了中国最重要、最美丽、最有生命力的绿水青山。”会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建伟在题为《当前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的演讲中,把自然保护区的五项职能——物种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关系和绿色发展,比作一个巴掌上的5个指头,“物种保护是大拇指,如果这个没做好,那这个手就丧失了50%的功能。所以保护是基础,一定要做好。”针对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空间分配不均,呈现孤岛态势的状况,陈建伟建议,“未来的战略变化应该是不仅要把某个保护区建好,而是把保护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生态屏障。”
会上,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授牌成为继神农架之后的第二个“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培训基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1978年建立,198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批准,成为中国第四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梵净山是当今地球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保护了以黔金丝猴、珙桐、梵净山冷杉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目前,我国已成功申报33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始终以此为平台,通过实践和宣传,不断促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保护思想的实施,加强保护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保护区内应对不同的功能区实行区别的管理措施,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保护区的建设。
相关新闻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