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乎每日精选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7-01
东大研究生院教授片冈一则率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准确狙击癌细胞的纳米胶囊,这种胶囊具有易聚集到癌组织周围的性质,杀伤癌细胞,而且几乎不伤害正常组织,已在动物实验中确认效果。经过临床实验,最快在5年内使这一技术达到实用化。
看了一下楼上的答案似乎有些文不对题,提问的人想问的应该是为什么这种胶囊能够 特异性攻击癌细胞。
首先贴一个原文地址,有兴趣的同学自己看应该会更明白一些。Systemic Targeting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rough the Blood Vascular System by Using Size-Controlled Nanocarriers
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到这个教授是东京大学 工学系的。这篇paper的突破不在癌症生物学或是药理上, 而是药剂学,其真正创新之处在于drug delivery。换句话说,如果这项技术成熟了,那将不是某一种药能够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是能够做成这种胶囊,且本身对癌症细胞有杀伤性作用的药物都能够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特异性杀死癌细胞的效果。
但是,题主引用的报道从几个方面夸大这种纳米胶囊的作用。首先这种胶囊并非针对所有癌症有效,而 只是对癌症淋巴结转移有效;第二,这种胶囊 并不能真正从“细胞”层面上对付癌症,只能说是对与患癌部位有相对比较好的选择性。
而这种纳米胶囊的作用原理也并没有多少高大上,其主要优势在于“小”。相比传统的脂质纳米微粒80nm左右的直径,他们制得的纳米微粒在30nm作用。“ We found that the targeting efficiency of the nanocarriers against lymph node metastas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ir size-regulated abilities to extravasate from the blood vasculature in metastases and to penetrate within the metastatic mass.”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 主要就是因为这种胶囊直径非常小,毛细血管系统对它的渗透性更好,这样药物就能更好地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结,从而更有效地聚集到被癌细胞侵染的淋巴结。其中很多机理也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虽然药物的选择性作用有一定地改善,但是传统癌症药物治疗中的毒性、耐药性等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解决。
虽然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 离应用还很远,目前停留在 动物实验水平,可预见的应用范围也比较狭窄。媒体报道未免夸大。
相关新闻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