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6月5日《科学》杂志精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6-16  
探索新出现的与外界没有接触的部落 外人日益频繁地接触亚马逊河沿岸与世隔绝的部落正迫使南美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重新评估他们对从雨林中现身者所用的方法。在这一组新闻特写报道中,《科学》杂志通讯员Andrew Lawler和Heather Pringle分别从秘鲁和巴西进行了报道,这两个国家正遭遇大批首次与外界接触者。Lawler描述了与世隔绝部落族人与土著秘鲁村民间的接触,他们可能是在最近才与现代世界有了接触。一个主要的担忧是由外人传播的疾病,这些外人包括伐木工人、矿工、传教士、毒贩乃至电视台工作人员,但这些人群还对与世隔绝部落构成其他的威胁。本文作者乘独木舟深入雨林寻找一个名叫Epa的男子,他曾在12年前从雨林中现身。他警告说,秘鲁政府可能还没有作好准备来保护与世隔绝的部落族人,他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理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部落现在选择从雨林中现身。在另一篇文章中,Pringle描述了由巴西全国印第安基金会(FUNAI)所建立的一个保护系统以及为什么批评者说,该系统多年来受到了侵蚀。对“拓荒者”(他们帮助建立了改保护系统)所作的采访凸显了政治与经济利益现在可能正在削弱该系统。 VirScan可揭示一个人完整的病毒接触史 一种叫作VirScan的新技术只需不到一滴血的量便能确定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接触过的所有病毒。研究人员对来自世界各地569人使用了该筛检技术并发现,平均而言,他们的实验参与者在其一生中接触过大约10种病毒。VirScan为研究人类病毒组(已知会感染人的各种病毒汇集)和免疫系统(它会因接触病毒而永久性地改变)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而且廉价的工具。在此之前,用来检测病毒遗留下来的无法抹灭足迹的血液化验(即免疫系统所分泌的抗体)受到了其所能筛检病毒数目的限制。为了扩大这些化验所能涵盖的范围,George Xu和同事用采自206种病毒的一个大型病毒肽数据集(它代表了1000多不同的病毒株)创建了一个所有人类病毒肽的综合代表。用这一模板,他们能筛检血样本中的病毒抗体,而每个样本的筛检价格只要25美元。这些来自不同研究参与者(他们来自4个不同的大陆)的样本揭示了超过1.06亿种肽—抗体相互作用。 不支持全球暖化停滞的证据 用更新的全球表面温度数据所做的一项分析怀疑在某些研究中所描述的21世纪存在着全球暖化速度有所减缓,这些研究包括最新的政府间气候变化特别小组(IPCC)的评估。这项新的分析表明,在20世纪后半叶(这是一个标志着人为暖化的时期)至21世纪的前15年(这是一个被称为全球暖化“停滞”的时期)之间没有可察觉到的暖化速度的减缓。人们作了无数的研究来解释该表观停滞的可能原因。Karl和同事在此聚焦于受到源自气温观测网(它们总是在变化之中)偏差影响而停滞的各个方面。应用采自数千个地上天气观察站及同样多的海上商业船只和浮标上的更新和校正的温度观察,研究人员显示,21世纪的温度并非所想的那样进入到停滞期。相反,在21世纪的头15年中的暖化速度与20世纪后半叶的速度至少一样快,表明暖化正在持续快速地进展。根据这些及其他结果,作者们表示,暖化速度放缓只是一个幻觉,是早期的各个分析所得出的一个假象。 鱼类和珊瑚栖息地在缩小 研究人员说,许多物种正在因应气候变化而向地球的两极迁徙,而它们的栖息地在这个过程中却在缩小。两个聚焦于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向极地移动的速度一直快过陆地生物迁徙的速度)的新的报告显示了各种因素(包括那些与气候变化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是如何限制鱼类和珊瑚的活动范围的。在第一个报告中,Paul Muir和同事对104种造礁珊瑚(统称为鹿角珊瑚)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太阳光辐射使得该类珊瑚限制在特定深度的假说。据研究人员披露,由于阳光在高纬度地区无法那样好地穿透表层水体(尤其是在冬天),因此依靠阳光的珊瑚向赤道外移动时会生活在较浅的水域。对继续向极地移动的珊瑚来说,Muir等人提出,每移动一个纬度,这些珊瑚就必须将其生活的最深水域减少约0.6米。然而他们说,鹿角珊瑚不能无限制地向浅水区移动,因为诸如温度、盐度、波浪和涌动的破坏限制了它们所能生活的深度。 在另一则研究中,Curtis Deutsch和同事提出,许多鱼类的栖息地会缩小约20%,因为逐步变暖的海水会降低水中氧的丰度,并同时增加鱼类的代谢需求。研究人员对各种海洋物种(如鳕鱼、岩蟹、鲷科鱼类和锦鳚科鱼类)的代谢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绘制一幅代谢指数图(代谢指数是可得到的氧气与生物静息时所需氧气的比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