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多个著名种企有意落户深圳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者:王楠   日期:2015-01-15  
深圳育种产业已形成产业链,“种业硅谷”雏形明显。图为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实验室。 朱洪波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芳)作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民建制的城市,深圳约2000平方公里土地中,农业用地仅10万亩。不过,深圳在发展现代生物育种产业方面却已取得一定成效,多个团队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从13日举办的深圳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座谈会获悉,近年来,深圳陆续引进和培育十个国内外一流的拥有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深圳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现代农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生物育种产业在源头上有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分析,嫁接桥梁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机构的支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完全畅顺,而且还有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团队,真正与农民“零距离”接触。 “不要看深圳没有农田,现在发展农业,谁站在农业生物技术的最高峰,就是世界农业的领头人。”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开松告诉记者,深圳对农业的贡献不是用土地生产出多少东西,更是靠技术,创世纪本身与农民是“零距离”的,研究成果直接进入市场,将种子送到农民手里,仅转基因抗虫棉一项就为我国带来数百亿元的贡献。 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杨雅生表示,该公司2014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比例达16.5%,过去几年累计研发投入近1亿元,凭借公司拥有的世界唯一三系杂交小麦技术、拥有世界高产纪录的两系水稻技术和中国抗虫棉的核心专利技术等,预计2018年将实现种子销售收入12亿元,成为国内育种标杆企业。 记者还从华大基因了解到,华大基因现已实现了从基因组到基因挖掘到分子育种的全线贯穿,在基因组层面全球跟农业相关的物种有三分之二的物种在华大基因的平台上得以破译。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快速构建和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利用常规育种的杂交和回交手段,华大基因可借助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优良单株精准选择育种,突破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可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等瓶颈,使快速、高效、可控的精准育种方式成为可能,使常规育种在深圳实现了从艺术到工程的转变。 据悉,深圳在发展生物育种产业上存在优势,一方面,深圳的农业用地已转为国有,具有政府统一规划与利用的农业用地资源,从而可以统一发展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另一方面,深圳信息流通快速、人才相对容易获取、资本活跃程度高,具有前沿科技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而且政府层面对生物育种的支持力度很大,拥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吸引了不少团队前来联络考察,其中一些团队已在深圳扎下根来,还有多个国内排名靠前的著名种企表达了落户深圳的意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