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PNAS发表泛素新成果
来源:生物通 发布者:王楠 日期:2015-01-15
眼睛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有一千八百万人因此而失明。白内障的形成与晶状体有害蛋白的沉淀和累积有关。而泛素蛋白水解系统是选择性去除有害蛋白的主要细胞质降解通路。
泛素(Ub)具有七种赖氨酸,这些赖氨酸决定着泛素化底物的命运。然而人们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还不够了解,尤其是其中的K6(lysine 6)。为此,Tufts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K6突变所产生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一月十二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科(Ke Liu)教授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
眼睛晶状体的独特之处在于,晶状体细胞是持续终身的,是研究分化或发育的理想模型。研究人员发现,K6只参与了不到3%的泛素连接,而且K6缺失对晶状体蛋白的影响并不大。在K6突变的情况下,晶状体的蛋白图谱只发生了约2%的改变。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明显的突变却改变了细胞的缝隙连接,提高了晶状体核心的钙离子水平和calpain活性,使一些关键晶状体蛋白被截短,这样的蛋白剪切会引起白内障。(延伸阅读:Cell子刊:泛素化调控新机制)
这项研究显示,泛素K6突变会干扰UPS的功能,最终引起发育缺陷和白内障。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泛素K6在眼部发育中起到的作用,也为延缓白内障和其它蛋白沉淀疾病提供了新线索。
作者简介:
刘科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9-1995.6,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士;1995.9-1998.6,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硕士;1998.9-2001.6,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化学博士;2001.10-2005.1,美国肯塔基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化学系博士后;2010.2-2012.9,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与衰老研究中心博士后;2005.7-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氧化胁迫对机体的破坏以及机体的防御和应答,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的损伤和周转代谢以及相关信号通路。
相关新闻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