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中国生物技术成果数据库查询
项目名称: 早籼水稻品种“中组一号”的选育和推广
单位名称: 中国水稻研究所
单位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359号
联系人: 杨长登
邮政编码: 310006
电话号码: 0571-3371711-2367
传真号码: 0571-3371745
项目来源:
项目规模:
研发时间:
价格:
产量:
合作方式:
市场风险:
成果简介: “中组一号”系选用国际著名的良种Basmati370经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结合辐射处理选育而成,1993年定型,1998年5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也将于明年5月审定。经内外结合、多点试验试种结果,表现为(1)高产。1996—1997年参加江西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23.13公斤和445.94公斤,比对照赣早籼37增产14.9%和17.8%;浙江金华市1996—1997年区试,双对照浙852增产3.1%和8.3%;一般亩产450公斤,最高达699公斤。(2)早熟。全生育期108天左右,与浙852熟期相当,在江西属早熟品种,在浙江属中熟品种。(3)抗病。经全国育种攻关稻瘟病抗性鉴定主持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稻瘟病组用17个流行小种接种结合病区自然诱发鉴定,均表现高抗。(4)高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达11.8%。(5)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抗倒力强,分蘖中等,成穗率高,剑叶挺,不早衰。后期青杆黄熟,穗大粒多,谷粒饱满,粒重较重。据考查:株高80—85cm,有效穗23—27万,每穗实粒85—97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克左右。目前已在浙江、江西等省推广种植25万余亩。增收稻谷1000万公斤。明年将在浙、赣等地推广100万亩左右。该品种可在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地区推广种植。在未来3-5年内,年推广均在百万亩以上。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